提到成都,大家能想到的,除了赵雷的《成都》、火锅、大熊猫,应该就是武侯祠锦里了。逛过锦里的外地人,都会感慨一句“真是人满为患,放眼望去,全是人头。”那么你知道外地人挤都挤不进的锦里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吗?“锦里”创始者张丽君来为你讲述回顾创建“锦里” 的发展故事。
紧邻武侯祠博物馆的锦里,是张丽君的得意之笔,当年,她用武侯祠的资源策划了锦里,让这条充满川西民俗风味的商业街在开业后两个多月,就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今的锦里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成为了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一张名片。
今天的锦里可以说是集诸多荣誉于一身,每天吸引着世界各地南来北往的游客,已然成了成都的一张名片。但回想当年,张丽君说,锦里是成都市区新建的第一条传统文旅商街,没有模板,也没有经验可借鉴,当时打造的时候只有无穷大的风险……本期我们一起来听听“锦里之母”张丽君的创业故事。
巴蜀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机遇
1974年,张丽君到了武侯祠工作,此后的几十年间,她从没离开过文化系统这个圈子。她告诉记者,原来的成都武侯祠与成都飞机研究所(611所)之间有条小巷叫槽营坝,巷子的一边是611所用硅酸盐砖块砌成的灰色围墙,另一边是武侯祠原有的寺庙红墙。狭长的巷内除了两面墙体外,没有一家住户,也没有一间商铺。上个世纪70年代,武侯祠博物馆和南郊公园又先后各自征了一小块地,分别修建了一栋职工宿舍。由于这块地权属复杂,又脏又乱,已成为人们淡忘的都市死角,而这里就是锦里的前身。
“当年我任馆长时,武侯祠只有56亩地,除文物建筑和园林绿化以外,没有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也没有其它可利用的土地。适逢西部大开发,成都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同意划拨土地用于武侯祠三国文化的延伸。”张丽君评价自己是一个要强的人,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面对困难和风险她并不畏惧。在她的坚持下,2004年锦里开街了,迈出了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成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意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要突出个性特色“锦里的成功在于独到的创意。”张丽君对记者这样“解密”道,要想将建筑风格、服务对象、业态经营统一于一条街,必须有好的文化创意做支撑,而锦里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创意。
以武侯祠为依托,以三国文化、四川民俗文化为魂,以传统文化展演,手工艺、名小吃展销,民俗文化参观体验为主要业态,建设一条浓缩展示体验川西传统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商街,这是属于锦里的个性标签。锦里是依托巴蜀文化设计的一条古街,背后的支撑是四川特色,是巴蜀文化。这让锦里在开街短短两个多月,就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精心雕琢,整合资源造就良性发展
张丽君讲述她与锦里的故事
张丽君告诉记者,具体建设施工时,为了遵循传统街道形成的规律,每一栋房子都得单独设计;每一棵树木的栽种都得考虑与建筑的匹配;每一个景观节点、文化符号的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自身文化主题;每一段街巷、景观的衔接都得营造浑然一体的意境。
传统建筑的施工有别于其它工程,不少细节需要现场处理。要想达到一步一景的理想效果,得花费不少心思。“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大到一幢建筑的外观造型,质量问题,小到什么地方栽什么树都要过问。”张丽君说,在修建诸葛井时,原来修了一堵墙将“汉肆”主通道和小吃街隔断,她感觉不妥,当即与现场设计人员商量,在墙上开了一道院门,使两条商街相互借景,并成为人流疏散的通道。为了给诸葛井旁栽种一棵相配的景观大树,她四处寻找无果,最后还是杜甫草堂博物馆给予了支持。著名古建泰斗罗哲文和著名古建专家马炳坚到锦里参观时,对锦里的规划和建设给予了充分地肯定,马炳坚老师曾表示“最欣赏诸葛井这个地方,处理得非常好。”
张丽君认为,锦里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不少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为了让锦里更加完美,还曾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参与具体技术处理,其中包括著名雕塑大师、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先生亲自操刀的南丝绸之路石刻长廊和三国“桃园”的人物雕像。
锦里的建设依托了武侯祠三国文化影响,而锦里的成功又对武侯祠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形成了文化交融、业态互补、共聚人气的良性关系。是这些造就了今天的锦里。
锦里叫响全国后,还引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并受到多方关注和效仿,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锦里模式”。这种模式后来在成都和其它地方以不同的形式被不断的效仿。张丽君也在锦里建设之后又参与了更多项目的策划、规划和建设,其中包括安仁古镇、清溪古镇、罗目古镇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项目,都有着属于张丽君的“影子”。
武侯融媒体记者 郑嫄
编辑 蒲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