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四川成都市吸收外资呈现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2家,同比增长28.09%;外商直接投资14.58亿美元,同比增长91.8%。截至目前,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85家,其中境外企业198家。
(图文无关)
这一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成都市做到了顺势而为。”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张平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顺势而为,先要看到“势”。近两年,成都市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这两个大“势”,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截至今年8月,成都开通了109条国际航线;2017年,成都市旅客吞吐量、出入境旅客量排名全国第四位;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直达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2017年开行达1012列,数量居全国中欧班列之首。成都国际交往便利度显著增强,国际优质要素的集聚力大幅提升。
顺势而为,关键在为。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3个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文件。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相关政策,成都市及时出台了多个配套文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取消、放开、放宽准入限制,有序开放服务业等相关领域,激发外商投资活力;实行不同层次的激励政策;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总部、技术转移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区域培训中心、后台服务中心等高端功能性机构;对外商投资企业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同等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成都市加快提升外资承载能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点承接金融机构及跨境电商、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规划建设40多平方公里的欧洲产业城,推进5个国别产业园区建设;启动“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交往中心等国际化平台。
为了让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成都市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程序,对95%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进行备案管理;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企业备案、登记办结时限缩减至2个工作日;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充分把握国家全面取消部分产业外资股比限制的机遇,大力招引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和项目。
成都市投促委外资处处长刘建表示,中央相关文件以及省市出台的配套文件,发挥了稳定效应,给已来的、正来的、想来的外资吃下了“定心丸”,一些外商在成都的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虚到实,越做越扎实。
成都市投促委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雷庭也有同感,他举例说,美敦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几年前到成都投资时小心翼翼,考察洽谈了两年才投下第一笔资金。近两年,公司连续3次主动增资,现在公司在成都的业务已从最早的医疗器械制造,发展到研发和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
(经济日报 记者:钟华林 见习编辑: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