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水利工程闸门。水力自控翻板闸门通过支腿、支墩与滚轮的相互配合,使支点位置随闸门开度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实现闸门的渐开和渐关。自20世纪60年代该闸门诞生以来,先后出现了单铰型、双铰型、多铰型、滚轮连杆式、复动式、滑块式及多铰连杆滑块式等多种形式,闸门的各项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各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在近千个水利工程中的运用,极大地了该闸门的发展空间,由于闸门开启后泄水量大,有利于排走淤沙及漂浮物,因而其在多泥沙河流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正常情况下,当闸前水位升高,闸门的启门力矩大于抵抗力矩时,闸门逐渐开启泄流,直至闸前水位,闸门关闭;非正常情况下,闸前淤沙高度较高,淤沙压力较大,闸门启门水位抬高,但启门力矩仍有可能小于抵抗力矩,闸门有可能不能开启,洪水不能及时,危及上游。然而截至目前,国内对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闸门运行的性、水流特性及闸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且这些研究都是基于清水河流,在对翻板闸门进行
临沧水利工程闸门。1工程概况苏州河河口在外白渡桥与乍浦路桥之间于1991年已建有吴淞路闸桥,该闸按千年一遇(p=0.1%)潮位设计,闸上部建有连接苏州河南北两岸的交通大桥。它的建成为解决外白渡桥的交通瓶颈状况、苏州河两岸的交通起了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了苏州河两岸防汛。但随着海平面上升、太湖流域及长江口工情水情变化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现有吴淞路闸桥的缺陷凸现。首先闸桥设计时的千年一遇位5.87m已经不到现在的二百年一遇位,无法黄浦江现行千年一遇位6.26m的挡潮的要求,这将直接威胁苏州河两岸数百万的生命和财产。同时根据上海市苏州河景观总体规划方案,苏州河河口段以恢复上世纪五十年代风貌为主基调进行整治,现有闸桥难以与周边相协调。另外,为进一步苏州河水质和水,现有闸桥难以适应“双向挡水、灵活启闭”的新要求。因此,上海市决定拆除老闸,另建新闸和,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整治,以解决挡潮、调水、
临沧水利工程闸门。在石油套管的加工生产中,钢管的横移运动是*的。在实际生产中,完成这一功能所使用的机构很多,如惠斯顿移钢、多槽移钢、步进移钢、链条移钢、翻板移钢等。本文介绍的翻板机构是一种横移钢管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效率高等优点。1翻板机构的运动分析图1是翻板机构简图,支承钢管的若干个翻板通过连杆联在一起,在油缸(或气缸)推力f的作用下,翻板以ω的角速度绕oo′做运动,翻板的斜面在运动中的轨迹是一个锥角为2α的圆锥面(见图2)。当翻板的角速度为ω时,翻板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a,b,c为翻板的几何尺寸。翻板的转角变化使其高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翻板上的钢管位能,而这个位能正是钢管沿翻板斜面的动力。当翻板在中有3个关键位置:当时ωt=ψ1,翻板与钢管;当时ωt=ψ2,钢管开始沿翻板斜面;当时ωt=ψ3,钢管沿翻板斜面运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