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成都街头
你有没有留意过
那些小街(gai)小巷(hang)的名字
小通巷
惜字宫南街
如是庵街
……
成都市27条道路命名方案近日获批,并正式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7条新命名的道路中,包括花照里、子云里两条以“里”命名的街道,也包括金爵巷、清漪街等颇具古风的名字。
咱们成都的街道名
不仅有意思
好多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跟着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
《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
一起来了解成都街道名背后的故事
抗战以前
成都只有1条巷子以“里”命名
一个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通名,应以路、街、巷三类为主,大道、大街为辅,对支路及以下级别路网,有效保护及鼓励使用巷、里。
在2016年出台的《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2015-2020)》中就明确规定,路红线宽度在16米以下的支路,原则上通名使用巷、里。
袁庭栋
很早就已经在用“里”来命名街道了,比如唐朝的长安城,但成都的街巷以前基本上不用里来命名。
清朝街道命名,一般都用街或巷,成都街巷用“里”来命名是源于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开始特别是抗战时期,像上海等地区的人往后方撤离,我们把这些人叫做“下江人”,他们就把上海等地命名的习惯带到了成都。抗战以前,成都只有一条巷子被称为里,抗战以后就比较多了。
有趣街名背后有着这样的故事
肥猪市街、沟头巷
这些奇葩街名背后
都有自己的故事
肥猪市街
三国后,由于成都市市中心向南门转移,集市生活非常繁荣,成百上千的人在肥猪市聚集。正是因为这样,肉铺就多了起来,车水马龙。其后、屠宰业的商贩们相约,宰一头猪就捐一个银元,用这些银元来请老师,办学校,供街坊邻里子女读书。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取名此街为肥猪市街。
其实成都每一条街都有它们名字的由来。“就拿染坊街、染靛街来说,是因为过去这里手工业、商业比较集中。以前织的布都是白色的,织好了后就会拿到染坊去染,由于染坊街是染坊比较集中的地方,久而久之,大家也叫它染坊街了。”
在成都老文化宫对面,有两条街道叫“沟头”:西沟头巷和南沟头巷。袁庭栋说,“这里叫沟头巷是因为那是一条排水沟的上源,但在人们的口语中却喊成了‘狗头巷’。”
街道名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成都街道命名方式约十来种
袁庭栋透露,成都街道的命名方式约有十来种,“比如用东南西北方位的,东街、西街等;有吉祥如意的‘春熙’,也有名胜古迹、文化名人等……”时至今日,成都地名中以河、桥、庙等命名的街道比比皆是,红牌楼、红照壁、九眼桥、青石桥、洗面桥、顺河街、小关庙、衣冠庙……这些地名复原着老成都的地理信息,讲述着成都2300多年的建设进程。
街名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比如你到一个城市出差,必定会去这个城市的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名字,它就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每个城市的居民,应该对这些街道名有所了解。”袁庭栋说。
本文来源:成都文明网、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