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2017年4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在原五城区即“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锦江区和成华区”的基础上,纳入“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6个区以及 “成都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 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区范围。郊区则明确为9个郊区新城:新津、简阳、金堂、彭州、都江堰、崇州、邛崃、大邑、蒲江。
正文
双流区
以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成都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力争到2022年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重点依托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和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中西部一流的航空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到2022年航空产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
重点依托成都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中西部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到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
温江区
成都医学城将围绕生物类似药、中药现代化、医疗器械、精品专科医疗、第三方专业服务、新兴医疗健康服务、精准医疗、移动医疗等八大细分领域。“预计2018年,成都医学城产业规模占比达到全市25%以上,跻身国内生物医学类产业基地前15强;2020年,形成3—4个产业链条完备的生物医学产业集群,实现全口径生物医学产业规模750亿元;2025年,全口径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郫都区
郫都智慧科技园,全球第二大晶圆厂格罗方德投资100亿美元建设的成都格芯12英寸晶圆厂,intel成都封装厂、华为成都研究所、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中芯国际、京东方等国际电子信息行业巨头近在咫尺。相邻,高新西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度聚集,也是西部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了覆盖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格局。
新都区
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已引进中车集团、今创集团、新誉集团、克诺尔集团、株洲时代电气、中车电机等20余家配套企业,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新都区还拥有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420厂)和泛华航空(205厂),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具备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区县。目前,420厂、624所研发总部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青白江区
工业园区形成冶金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建材工业园、机械工业园。现有攀成钢、川化、台湾玻璃、巨石玻纤、天马轴承、王牌汽车、艾切斯钢管、三洲特管、升达地板、天保机械、玉龙化工、米高化工、米高新能源、虹波钼业、盈丰宝钢、嘉莉诗、中冶实久等规模以上企业120余家。
龙泉驿区
聚集了11大整车企业,用5年时间将年产量从40万辆提升至110万辆,贡献了“四川造”整车的八成以上;哈工大机器人科技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底进入试运营,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机械智能制造基地。德国kuka(库卡)机器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环龙智能公司,先其一步,已建成“机器人工程应用研发中心”“机器人培训学院”等,开发出了自主品牌“环龙机器人”。
成都天府新区
紫光ic国际城项目总投资2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中心位于鹿溪智谷核心区。天府新区传出将建中国第一高楼(677米)、世界第二高楼熊猫大厦所在的天府中心片区,正是天府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的“7区”之一(其他还包括科学
城起步区、紫光小镇片区、高铁站周边片区、行政政务片区、科学城南部片区、旅游文创片区),主要承担会展经济功能和总部经济功能。先进制造业项目还有沃尔沃polestar新能源汽车项目。polestar成都生产中心位于天府新区新兴工业园,预计将于2018年中竣工,并开始模具安装及预生产测试。
成都高新区
截至2017年8月底,成都高新区共聚集市场主体14万余家。其中,企业10万余家,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1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85家,在孵科技型企业1.5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115家。 2016年,成都高新区实现gdp 1436.5亿元,增长8.5%。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250亿元,占成都市65.2%、占全国的1.9%。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智能终端3大重点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聚集英特尔、格罗方德、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华为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